42 驰骋乐坛的中正老大哥 --郭建光 林振中 苏启祯 傅春安 邹文学文

驰骋乐坛的中正老大哥
        邹文学文

        中正从创校开始就鼓励同学展开各种艺术学习活动,二次大战后,有更多学生在亲近音乐后汲取了丰富的艺术滋养。编委就所知,在这里介绍本地四位知名的音乐工作者:郭建光、林振中、苏启祯傅春安。他们都是中正的学生,几十年来对于推动新加坡的音乐做出了不少贡献。


郭健光一生热爱歌唱

   

      郭健光毕业于中正中学总校,1962年赴英国学习声乐和作曲。1965年考获英国皇家音乐专科学院声乐表演及教学文凭,获考官评为“亚洲最杰出的男高音”。

        郭健光音色饱满宏亮,是新加坡一位杰出的声乐家。回国后,他致力于声乐教学和合唱指挥,极力推广意大利传统美声唱法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0多年来,郭老师担任了多个合唱团的指挥,热心教导团员正确的美声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。他协助过的合唱团有:新加坡大学合唱团、电台合唱团、人民协会合唱团、战备军人合唱团、仕官俱乐部合唱团、居士林合唱团、福慧讲堂合唱团、光明山普觉禅寺合唱团、美声佛曲合唱团、清韵青年合唱团、愿海合唱团和毗卢寺合唱团等。


促成多个音乐演出

         19695月,由新加坡广播电视台、电视与播音企业及《民报》赞助,郭健光在维多利亚剧院举行个人演唱会,获得各界赞赏。在他指导下,多个合唱团也多次举行高水准的音乐会和演唱会,如1970年居士林合唱团在国家剧场举办演唱会。1972年新大中文合唱团联合其他大专学府合唱团,举行了大专联合音乐会:“让友谊的歌声飞扬”。1978年后备军协男声合唱团,在维多利亚剧院举行“五周年纪念合唱晚会”。2000年美声佛曲合唱团为纪念弘一法师诞辰120年,与其他佛教合唱团在嘉龙剧院联合举行“世纪之唱”。

        郭先生多年来也不辞辛劳,担任本国各项音乐比赛的评判,包括多次受邀到马来西亚各州为歌唱比赛担任裁判。1994年在香港举行的亚洲声乐赛,他也是大会评判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 郭健光2018年病逝。他这一生热爱歌唱艺术,所培养的许多学生今天仍活跃在音乐艺术领域,堪称桃李满天下。

       




林振中教音乐逾50

         林振中说,他从小对音乐有兴趣,在爱同学校念书时,尤其喜欢唱游课。因此一踏入中正中学,很快就加入合唱团学唱歌。

       “我们中正在战后不久就有正规的音乐课,也成立合唱团。我记得那时的老师是施育艺先生,他是中国著名音乐家。”

        1929年出生的林先生说,当年的学习情况,时隔60多年能记得的细节不多。

        “我在中正六年,始终没减少亲近音乐的机会。”

中正向来重视音乐学习

         讲到中正的音乐学习,庄竹林校长当年最重视的课外活动或许还是这一环节。

         前校长邱新民在《庄竹林博士传》里列下的五十年代著名音乐教师,除了施育艺,还有丁祝三、李豪、田鸣恩、陈毓申、姚尚朴、林丽、连江秋和丁道津等。

         根据中正校友连当能的介绍,中正合唱团19401941年就公开演出;战后也迅速恢复活动。不过,由于老师更换,1954年和1955年才继续主办演唱会。

天天练歌和跑步

        林振中高中毕业后,教了两年书便考入南洋大学攻读政治经济系。他是南大第一届毕业生。

        “我大学读的是政经系,心里真正向往的是音乐的世界。后来,便在父母的支持下前往英国学习音乐。”

        他在伦敦大学皇家音乐学院选读的音乐科目包括声乐和乐理,也师从著名专业演唱家学唱歌。

        他在伦敦六年后,便回国从事音乐教学工作。

     “我教唱歌,也教乐理,从六十年代以至今天。”

       林振中也在七十年代担任新加坡艺术剧场的歌咏队指挥多年,并主导了在维多利亚剧院举行的多场公开演出“江河在奔流,晚会演出的合唱歌曲有多首还是他的创作。

         他说,在那几年里,他为乐器演奏写曲,也为合唱演出写歌。直到今天,他对音乐的兴趣不减当年,除了教学生,每天也练歌练唱。

        今年90岁的林先生说,唱歌能扩大肺活量,促进血液循环,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。此外,他也天天跑步,锻炼肌肉骨骼。

        林振中算得上是音乐世家,妻子是钢琴老师,女儿是钢琴演奏家,目前任职于中国音乐学院。

        他说:“音乐就是生活,生活里到处充满音乐。”

        


中正:我的音乐温床


苏启祯(迪安)


当了六年中正学生,我不是非常用功的那种学生。 功课我照做,我的兴趣在音乐。为什么?我也说不出。

当年,只中一有音乐课。施育艺老师的音乐课是 唱歌课。考试,他弹一个音,我唱那个音,再画出高 音谱表符号。及格了?大概是吧。


参加口琴班

学校没有规定课外活动,却有多种让同学们参加。 我参加口琴班,学了,还在“天才比赛''得第一名(李 白的“天生我才”?)o学校流行叙别晚会,我们口琴 队也亮相,我不吹,只指挥同学们吹。高中在总校上 课,走进湖光明媚的校园像到了世外桃园。初中毕业, 口琴队解散,不肯罢休,和几位同学组成重奏,到广 播电台和丽的呼声去录音。丁祝三老师来时,我已经 上了高二。他允许我旁听,还给我更多机会:用半音 阶口琴给同学们演奏,负责讲座介绍古典乐曲。我写 歌曲,他给我指导。丁老师开圣诞音乐会,都要我参加吹一两首,还为我写一部口琴变奏曲。我吹口琴在 同学们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多年后,遇上了,都问 我还吹不吹。其实,我早已经改学小提琴,还为了作 曲学钢琴。


开始学作曲

开始作曲。第一首是《春晓》(孟浩然)。老师 讲他的课,我在课室后排写歌(老师,请原谅)。我 喜欢好诗,更喜欢把好诗变成歌曲。《只有我和我的心知道》(泰戈尔)、《我在船上等候你》、《她是 睡着了》(徐志摩)、《我送你一首小诗》(邓禹平)、 《枫桥夜泊》(张继)和《姑娘要出嫁了》(合唱), 是自己比较满意的几首。我也写管弦乐曲《掀起你的 盖头来》变奏曲。我甚至写诗,梁荣平喜欢《椰树颂》, 就把它谱成歌。曾泓送我诗集《湖,千里路》。当年 的中正湖是学校的中心,课室、图书馆、和球场都环 绕着它,美极了。酝酿多年后,我才写出《中正湖畔》 歌组。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演出我的创作

我的乐作,都由荣平与星市合唱团和李煜与艺术 合唱团演唱。李豪合唱团练了《苏苏》(徐志摩), 却没演出。中正戏剧研究会黄天能编了促进种族和谐 的舞剧《阿李与阿里》,我写四个乐章的组曲。后来, 郑朝吉指挥狮城华乐团演奏,郭勇德指挥新加坡华乐 团演奏,也在北京和一些新加坡音乐作品同台演奏。 201811月,郭勇德再度指挥新加坡华乐团再演奏。

   不到中正,我没有音乐。

( 苏启祯  Soh Kay Cheng )





           



文化活动推手——傅春安


    傅春安校友是新加坡资深企业家,也是文化活动的重要推手,他在1952年到1957年就读于中正中学。由于在中学时代以及青年时期有幸遇见良师,邂逅音乐,从此与音乐艺术结下不解之缘。春安经常提起的两位良师是已故的李豪老师和丁祝三老师。

 

音乐界前辈李豪老师和丁祝三老师,可说是傅春安音乐道路的引路人,丁老师为他打开音乐的大门,一九五五年,年仅十九岁的傅春安,就被丁祝三老师委任为中正中学-中华女中联合合唱团的指挥,这对一名年轻的音乐爱好者来说,无疑是一股巨大的动力,驱使傅春安开始在音乐园地勤耕不懈,六十多年如一日,孜孜不倦,乐此不疲。另一位音乐教育家李豪女士,一生培育音乐苗子无数,她也是傅春安非常感恩的音乐启蒙人。 

热心赞助艺术活动

    傅春安离校后进入商界,驰骋商场、开创事业的同时,时刻不忘赞助和推动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,他还成立傅长春艺术基金和傅春安艺术基金,以便更有组织、更具规模地支持文化艺术活动。   

现摘录傅春安参与并领导的文化团体于下:

 

Ø    现任世界华人文化交流会执行主席、新加坡音乐家协会会长、新加坡合唱总会荣誉会长、新加坡平社荣誉主席等。

Ø    曾任新加坡华乐团董事,前后达十一年,目前担任荣誉理事。

Ø   曾任南洋艺术学院董事达十九年之久。

 

创作多首歌曲   

傅春安还创作不少合唱曲,包括《爱国也爱家》、《新加坡 - 美丽的传奇》、《热爱你,小红点》等。为了鼓励乐龄人士正面面对人生,他也创作了《拥抱夕阳》、《快乐每一天》等充满积极与乐观能量的歌曲。

  傅春安也经常以客串指挥的方式,活跃于我国的音乐舞台,充分显示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