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 我在中正民乐队 刘光焕


1965年  民乐队实里达岛露营


我在中正民乐队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刘光焕

        1962年我进入中正分校念中一,同时期也加入了崇福/爱同校友会联合民乐队,学习拉二胡,一面也学习打击乐,负责打大鼓。1965年校友会在本地的第一次纯器乐演出《民族器乐演奏会》,我是台上的大鼓手。当年二度演出的“东海渔歌”,令我终身难忘。

         1964年在中正分校念中三的时候,校长在周会上一再强调“明年 1965)我们开办第一届中四班,理科精英留下来,文科给我去总校。” 因此,1965年我来到总校念中四。在校友会学习到的二胡演奏,来到总校遇到了民乐队,如鱼得水!马上非常兴奋地瀜入其中了。

         记得曾经去义嬋同学的家,给女声小组的《织网女》伴奏;也曾经跟随民乐队去国家剧场参加比赛,演奏《金蛇狂舞》。指挥叶瑞平学长为《金蛇狂舞》谱写的副旋律,11223322317612,令我印象非常深刻。关浩说:那是一场全国中学生乐队演奏比赛,我们还得了冠军,我竟然只记得演奏的激情,却完全没有得到冠军的那种喜悦的记忆。

         离开学校以后,民乐队的几个队员,在直落古楼租了一间小房子,几个味道相投的同学,常常在一起学习乐曲演奏,切磋演奏技巧,渡过一段少年不知愁的好日子。

        七十年代,本地酒楼兴起华乐演奏的风气,乐队同时也为演唱的歌星伴奏。起初有几个华乐队伙伴开先河,到酒楼表演讨生活,受到所属乐团非常严厉的批判!认为那是助长靡靡之音的传播。后来我与一些同样为了赚取生活费用的朋友,也进入这个行业。我倒是认为:这是一份较轻松符合兴趣的工作,又可以利用我们在民乐会学习到的演奏技巧,把华乐的美好旋律带给听众,这也算是推广与发扬华乐吧!

         我在中正民乐会的日子很短,但却影响我的一生。虽然,过后我并没有以音乐谋生,但是,到现在我还是那么地热爱华乐,也因为华乐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使到我的人生充满了音乐的色彩。衷心感谢民乐会帶给我的欢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