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 一些记忆及其他 刘可为


一些记忆及其他    刘可为  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        念初中二那年(1962年),我加入华乐团。参与乐队的练习和演出,直到被令解散为止。

         我在乐队的第一个"角色"是做和尚一㪣木鱼。指挥是林哲源,以后由瑞平接棒。哲源指挥作风严厉,一丝不苟。我战战兢兢硬着头皮充数。记得练习《钱塘江畔》我被指派吹短笛,他屡屡拿指挥棒指向我,瞪大眼珠,我吃了不少NG。和我一起吹笛子的是吹曲笛的林元远,他后来去了中国,赶上那一段轰轰烈烈的时代。

         瑞平指挥手法䌷腻,抽𢇁剥茧。对乐曲作"庖丁解牛"式的剖析。常奏的曲子有《弓午》、《金蛇狂午》、《霸王鞭》、《大联欢》、《瑶族午曲》、《东海渔歌》等。管乐的阵容加进了林亚历,李其海和黄季荪。

         假维多利亚剧院历次的演出,是学校的一椿盛事。很受校方,学生,家长及社会人士的重视。由于水平高,所选曲目富时代特色,民族风貌浓郁,一股朝气蓬勃的正能量与我们的年少相激荡。沛乎塞沧冥。彷佛历历在目的舞台上;瑞平的笛子独奏《牧笛》和《霍拉午曲》,前曲悠远,后曲欢快,加以演奏者技巧娴熟,堪称独步一时。邓任光吹奏的《万年红》和《黄莺亮翅》,把中国竹笛丰富旳表现力,发挥极致。

         在演出中经常出现的乐曲还有板胡独奏《灯节》、琵琶独奏《霸王卸甲》、二胡独奏《江河水》和《光明行》。

         合唱团呈献的《友谊的歌声》、《海岛之春》纯朴感人。歌剧《小熊请客》,寓教育于娱乐,很讨喜。合唱指挥是瑞平和王㐷忠。华乐队伴奏。

         总之,那时特有的精神面貌,己如远去的潮声。

附:半个世纪过去了,记忆难免模糊,误谬之处肯定存在。尚祈赐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