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我们的真情 洪朝发
近两个星期,我在思考一个问题。我们在半个世纪后,同学们还能这么热心,相聚—起,敲定岀—本特刊,把民乐会在五十年末到六十年中的发展经历,编辑—本特刊,宗旨是保存历史,激励我们的后代。同学们翻箱倒匣拿出来保存的活动照片,誏我们再—次激动,再一次看到我们的真情,无私,奉献我们的青春。
民乐会,戯剧会,美術会,科学会,能够同时在中正发展,环看当年所有的中学,我不禁想为什么?这背后存着什么动力,时代背景?
我们当年推动民乐会,关浩同学和一幫執委仼劳仼怨,奔亱讨论,分工合作。我和关浩在傍晚時分一路摸到康振福校董家,他笑臉叫我们到客厅坐,吩咐佣人泡茶,並捧上饼干,—脸关懷的心态,誏人非常轻松,親切。
我们也拜访了学校董事长吳水閣,他話不多,就是一种贾商貌,亲切之间就有一种距离感。
记得当年我负起演出票務,在学校的大食堂,摆了几張课室里的桌椅,让蜂拥而耒的同学们,领取拿了演出门票,到全星加坡的各个角落推销,几天回来汇报成绩一次。
许多老师都没参与我们的活动,如鄞国棋老师,但是,他们会以关切的眼神,站在远処,赞赏和鼓励我们的活动。
我们俩也不时向黄芳奎校长汇报演出筹备工作的进展。
1966年,黄校长说,校方指派曾渊澄老师当民乐会的顾问,—切活动都要向徵詢。这背后另一深层的意思,就是学生课外活动在上层的指令下,开始收紧,后来的事实印证了我们的预感。
我想民乐会能培养—些人材,不是偶然,他是摇篮,摇篮为何能推,这又是代表什么?是時代的召唤?是同学们的真誠,无私奉献?
我很热切,焦急,同学们能够再一次回饋五十年前的靣貌,呈现在我们的特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