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 驰骋华乐乐坛半个世纪的郑朝吉



驰骋华乐乐坛半个世纪的郑朝吉

邹文学/

        郑朝吉当年是中正民间音乐研究会的积极分子,目前是新加坡华乐总会会长,狮城华乐队音乐总监2011年他还考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系博士学位。

        他回忆当年在中正参加的音乐活动时,多次感慨地说:“没有中正民乐会,便没有我今天的这个立脚处。”


从曼陀铃到三弦

       郑朝吉小时候健康不好,念小六那年因为胃出血需停学半年。他小学先念爱同,搬家后转到菩提。

        “我大哥见我在家闲着,就教我弹奏曼陀铃。他是海员,估计海上的日子很闷,玩乐器应是不错的消遣。”

        曼陀铃是一种西洋弹拨乐器,有四组复弦和小提琴定弦相同,指板上有铜品,音域较接近小提琴,能使用拨片弹奏,属旋律乐器。

         小学毕业,他进入中正总校,开学没多久就有民乐会同学来班上招生,他参加了。

        “我记得第一天到民乐会上课时,大同学就问起我们新学员有没有玩乐器的经验。我说会弹曼陀铃,于是他们就叫我第二天直接加入乐队。”

       他记得那时的乐队指挥是林哲源:“他给我的印象很好,是他指定我学三弦。”

        三弦是一种个性很强的乐器,玩的人很少,那时也没有人教,只有入门书参考。

        “其实,同学都一样,什么乐器都是自学的,哪来的老师?”三弦与其他弹拨类乐器如秦琴、大阮、柳琴和琵琶比较起来,据说是比较难学上手的乐器。

        三弦的声量很大很吵,他怕影响别人学习和休息,在家总是躲在厕所里练习。

        后来,他们几个同学都去陶融儒乐社向杨浩然拜师。杨老师几乎精通各种华族乐器,郑朝吉向他学三弦,其他同学学琵琶,都是一对一教导。他估计在陶融学三弦约有一年。老师是不收学费的。杨老师已于2016年逝世。

        朝吉说:“我从一开始被分配学三弦后,就此志不渝地爱上这种乐器。”

       他记得当年向翁展发乐器行买的一把三弦90元,他需要向同学借钱分一年时间才能还清。

        他们几个民乐会伙伴,在高中毕业前便参加康乐音乐研究会。他还在一次维多利亚纪念堂举行的音乐晚会上独奏三弦。


星期天起早到会所开门

        郑朝吉说,他的中学生活与民乐会是紧密相关的,在那六年时间里,他参加了各种学习和演出活动,相信也当过团长之类的职务,不过,很多细节却记不清楚了。

        他回忆有三几年的星期天,他都得起早赶到学校的民乐会会所开门,那是在“蒙古包”的一间课室。他也会排好桌椅,准备同学上课。

       “说来惭愧,民乐会的活动详情我记不清楚,不过,几个学长和同辈的友情,我还是铭记心中。”

        1966年,民乐会解散,朝吉记得几个要好的同学,也曾在淡滨尼和丹绒禺租过房间继续练习乐曲。

        1967年,骊歌奏起,同学各奔前程,他也逐渐少和同学来往,不过,他始终没脱离华乐学习和参加演出活动。


努力攀登艺术高峰

         郑朝吉就读师资训练学院期间,便为蒙巴登联络所组织华乐团。七十年代,他到火城的泉声音乐社成立华乐组,参加了新加坡广播电台主办的音乐会演出。或许是因为成绩不错,获得当时电台主任吴佳璧先生的青睐,过后他便受邀成立电台华乐团。

        电台华乐团在八十年代很活跃,除了在新加坡大小舞台演出,也受邀到泰国、台湾和北京演奏。1993年,华乐团撤出电台,南洋艺术学院愿意接纳,乐队就改名狮城华乐团。狮城华乐团是新加坡民间阵容最强大的乐团,以往每年都举行多场别有特色的公开演出。

        也是从八十年代开始,郑朝吉经常受邀到中国各地担任华乐比赛评委,参加国际音乐研讨会,客席指挥各地大型乐队的演出,为中国音乐人讲解指挥心得,并且多次率领德明华乐团和狮城华乐团,到中国多个城市包括台湾巡回演出。

        虽然郑朝吉的指挥艺术和音乐修养,早已获得中国很多华乐评论家为文赞赏,他还是本着学无止境的精神,努力攀登艺术高峰。2005年开始,他花了年时间攻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硕士和博士学位

        郑朝吉在华乐学习方面的骄人成绩,也使他在1993年获颁国家文化奖,2017年也获新加坡音乐词曲版权协会颁发卓越贡献奖 。

       他目前除了担任新加坡华乐总会会长,也是德明政府中学表演艺术中心音乐总监、鼎艺团荣誉音乐总监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学院理事、世界华人文化交流会国际顾问理事会委员和“回响”吹打乐团音乐总监。